2004年陳其寬獲得第8屆國家文藝獎 


陳其寬的創作 (►powerpoint)                                                                   一泉活水 - 陳其寬的生平

建築系學生 : 蔣振文(17屆), 吳朝燦(14屆), 陳凌聲(13屆), 游明國(6屆), 陳其寬遺孀, 糜以誠(13屆), 馬必超(1971講師) at the 陳其寬 Memorial Service, San Francisco,  June 9, 2007


Sent: Thursday, June 07, 2007 8:34 AM
Subject: 東海路思義教堂設計者 陳其寬在美病逝


東海路思義教堂設計者 陳其寬在美病逝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06.07 04:25 am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設計者、建築與水墨畫皆有傑出成就的藝術家陳其寬 , 美國時間五日早上 , 因心臟病病逝舊金山 , 享年八十六歲。東海建築系表示 , 葬禮 將在他晚年定居的夏威夷舉行 , 九月則在他所設計的路思義教堂舉行追思儀式。

陳其寬晚年偕妻移居夏威夷 , 這兩三年來 , 在台北與美國兩地輪流居住。據友人表示 , 他去年十二月在台北家中滑跤、導致腦部瘀血 , 之後便轉往女兒所居 住的舊金山接受醫護 , 但身體狀況始終沒有好轉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劉舜仁表示 , 原本東海已決定在今年六月十六日的畢業典禮上 , 頒贈陳其寬榮譽博士學位 , 陳其寬也答應返台領獎。如今東海仍將在畢業 典禮上宣讀陳其寬對東海的貢獻 , 校長決定 , 將親自赴美 , 將證書交到陳其寬遺孀林芙美手上

這 是東海頒贈的第三個榮譽博士 , 第一個榮譽博士是頒給美國建築大師貝聿銘 , 兩人都因對東海校園的傑出貢獻而獲獎

一九五一年 , 剛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建築碩士的陳其寬正整裝準備返回中國天津交大教書時 , 突然接到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葛羅培斯打來的電話 , 要他到哈佛繼續 深造。這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 , 也讓他躲過勞改和文革

留在美國的陳其寬 , 一九五四年應貝聿銘之邀 , 返台規畫東海校園與設計路思義教堂等建築。返台後他創辦東海建築系 , 並擔任首屆建築系系主任

【2007/06/07 聯合報】


  陳其寬的畫作「谷」
圖/聯合報提供

漢寶德:要懂陳其寬的建築 先懂他的畫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07.06.07 04:25 am


陳其寬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北京文人世家 , 五歲開始繪畫 , 後來卻選擇讀建築。幾年前陳其寬回首前程路 , 曾感嘆若是重選建築與繪畫 , 他會選擇繪畫。

與陳其寬相交甚篤的「藝術家」雜誌發行人何政廣說 , 陳其寬以前的辦公室就在「藝術家」樓上 , 他白天當建築師、晚上埋首繪畫 , 既不與人交際 , 也不愛跟圈內人 往來。陳其寬因身跨建築與美術兩界 , 早年經常感慨 , 美術界視他為建築師 , 而建築界又認為他是畫家 , 讓他兩邊都得不著認同 , 藝術界的聯展也很少邀請他。

這種尷尬的情況到他晚年完全改觀。四年前 , 台北市立美術館為他舉辦盛大個展「雲煙過眼」 , 接著又獲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陳其寬被喻為「水墨現代化」的大將。他因生在動亂年代四處遷徙 , 早年深受軍旅時期在軍機上的視覺經驗與「易經」循環不息的意境影響 , 經常把山水畫成「天旋地轉」。

陳其寬生前曾舉他繪畫生命中的轉捩點「迴旋」系列為例 , 有次他把一座山畫歪了 , 本來想扔了 , 卻突然回想起生平頭一次搭飛機 , 從昆明飛往緬甸時 , 他看到 飛機降落前 , 機翼偏向一側的山景 , 像是倒豎的畫 , 他於是留下這幅畫 , 並試著倒轉九十度、一百八十度到三百六十度 , 因而造就「天旋地轉」系列。

何政廣評析 , 陳其寬的畫作最大特色是多元視點 , 他把西方的建築繪圖結合中國傳統山水;建築學者漢寶德更一語道破:「要了解陳其寬的畫必須透過他的建築 , 要了解 他的建築得藉由他的繪畫。」

陳其寬妻小他20歲 常「路」見不平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宛茜】
2007.06.07 04:25 am


每 次接受採訪 , 有「文人建築師」之稱的陳其寬總是身穿長袍 , 活像從水墨畫上走下的謙謙書生。即使被問到路思義教堂 , 他也多半沉默微笑;這時師母林芙美便會跳出來 、滔滔不絕地幫他辯解 , 就像是路見不平的女俠。

一動一靜的兩人 , 相識過程就像電影。陳其寬是「古早版宅男」 , 單身來台 , 在東海「過著修道院生活」 , 四十五歲還保持單身。不過像隱士的他卻保持一個習慣 , 每天晚上都要扭開收音機 , 聽民本電台的「晚間新聞」 , 聽完後還call in讚美這位擁有甜美清脆聲音的「林小姐」:「你播的真好!」

這位台灣姑娘「林小姐」 , 就是當時才二十五歲的林芙美。後來 , 陳其寬鼓起勇氣去電台找林芙美 , 並說服林家父母打破省籍情結 , 終於成就這一段姻緣。林芙美日 後提到這段故事 , 總是笑著說 , 曾當選「美齒小姐」的她 , 差點就是中華民國的第一批電視主播 , 卻為了陳其寬放棄一切 , 「不過 , 我從不後悔!」

陳其寬溫柔敦厚 , 不善言語;伶牙俐齒、看慣大場面的林芙美 , 便成為他的最佳代言人。

 

陳其寬先生生平簡介 :
(台灣科技大學 建築綜效研究群)
http://140.118.29.3/course/archiver/?tid-2552.html






以藝術之名
藝術家訪談 徐蘊康
http://web.pts.org.tw/~web02/artname/17-1.htm


工作之餘 當週末畫家
--在中央大學念建築設計課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新意見。

我們自己出題目做設計,叫做快速設計,我做得不錯,腦筋會出主意,點子多。跟班上的同學不太一樣。

--到美國念完書後,我去Gropius事務所做建築的事情並不多,他們有八個年輕的美國建築師,每個人都領頭帶著一班人做,他們坐下來的時候,我們再把它發展出來,那是建築的部分啦。

--禮拜六、日放假,我就在這兩天畫畫。

--對過去繪畫的印象就是很千篇一律,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形式,表現的辦法。

--想革命…不是革命,是演變。革命…詞太烈了,不是revolution,是evolution…。

前所未有的水墨作品
--因為我的書法練很久了,所以用筆很自如。

我的用筆是寫字練出來的,所以就盡量發揮這一點,中國畫有一個觀念,認為畫一個東西就像寫字一樣,我希望能用最簡單的筆法來表現最多的事情。

--「母與子」四個小豬吃奶那張畫,是第一張畫。我記得我家兄弟姊妹有四個人,就想到有四個小豬在一起吃奶。

--「 歌樂山與重慶 」最主要是要把山城的味道表現出來。

事實上沒有寫生,只是有個印象,那也是很簡單,就是要把台階畫出來,反正等於是自己編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人畫「足球賽」這樣的畫,這個想法就是看兩隊人把球踢來踢去,最後踢到球門裡,想像每個人跑得都是馬的樣子。這是激烈的運動,如果在夜晚加了個燈光一跑啊,就會把跑來跑去、燈光的軌跡混在一起。

--我的作品都是閉門造車,閉著門做出車子,都是腦子想出來,不是寫生的。還是要用最簡單的筆法來表示最多的情況,所以要抓住這個神氣,所以中國講精氣神很有道理。

獨特的空間感
--「臥遊」是從窗子看出去,一列一列,本身形成空間以外的樣子,當然有海。一出門看到好幾個門,你感覺景深越深是吧,那時候用窗子來界定這個空間。

--我們不講透視,他們西方講透視,透視一來,畫就死掉了,我覺得看得很死板板的。

一畫陰影馬上就感覺俗氣了,像郎世寧畫馬有陰影。就太寫實了,實在了 。 就很匠氣。

--我覺得任何繪畫,還包括建築設計,都是要有點靈氣,總要一張畫出來,感覺到有一種頻率,有說不出來的一種靈氣在裡面。

藝術沒有止盡
--我的畫拉長了,裡面就有時間性,最少在方法上也有實驗性。

--這個說不上來,就是會有偶發,忽然就衝上來,有這麼一句話,這句話引出來一些東西,好像很多想法在腦子裡經過,捉摸不定的。

--每張畫我多少都有好玩的意思,如果沒什麼特別叫你感動的地方,我覺得就沒什麼意思。

--當我發展作品時,我常常到紐約的現代美術館去看東西,有近代也有美國抽象時代的東西,每次去都發現有新的畫家出來,都是大師,而且都是抽象畫,這抽象畫很妙的就是,每人都在畫抽象的東西,每個人都能畫出個方向來,那我就感覺藝術這東西是永遠玩不完的東西,沒止盡的。

--物眼的發明幫我很大的忙,我們用顯微鏡看東西,原本看不見的東西都能看得到,用天文望遠鏡看宇宙的深度,以前看不見的現在都看得見,所以有這個物眼幫幫我們忙去看到各種東西,比以前看到的多太多了。

童趣的動物戲筆
--「童心」這張不靠加水,我覺得這幾筆線條表現得很活潑,這張是畫得不錯,裡面有幾筆從細到粗,到粗到細,這猴子畫得非常好,這幾個猴子也都不錯。

每一個地方每一筆都沒畫錯,都畫對了,沒有敗筆。

--這張也是很有靈氣,這鳥這頭,還有這嘴,還有這頭轉,感覺這鳥真的把頭轉過來看這個蚱蜢,當然毫無問題,這個蚱蜢的命運最後是非常糟糕,所以叫「大劫難逃」…這個頭跟眼睛,跟這個腿,這個姿勢啊,放得恰恰好,退一點點就不行了。

--「秀色可餐」這蚊子的姿態非常好,這個腿啊,有兩個往上翻,另外兩個腿放下來,姿勢擺得非常正確,錯一點點都不行。

「陰陽」 建築師的奇想天地
--「陰陽」那件作品,是突然想到在雲南的一個漁村裡面,從海裡打魚回到村子裡的過程,想看看是什麼樣的感覺,事實上可以一直畫下去。

我想到雲南昆明那有一個很大的水池叫天池,昆明那個湖太大了,大的有點像海一樣,在那種情況之下,我有很多魚可以抓,也有很多漁村在那裡。那麼我就好像跑到裡頭,等於登堂入室,跑到他們家裡面去,曲曲折折的,等於是編一個故事。那麼你畫裡就很有趣,等於在裡面做了很多事情,事實上很多人住在裡面,你跟他們講話,我想像裡面有各種東西。是很有情調的。

--畫裡面的建築,是表現畫裡面的空間感,變化是吧,我想這也可以發展出許多東西出來,漢寶德說我的畫裡面不但是把立面畫出來了,也把切面都也畫出來了,你看這畫你要想,因為我這畫等於說是拐個彎,看不到這是什麼東西,你要進到裡面才曉得,於是又從另外一邊出來了,這裡面還有很曲折的東西,他要去找啦,當然有的人找得到,有的人找不到,我想可以增加趣味這樣就可以有一個想像。

東海大學 一生的建築傑作
--東海的校園看起來很深,它裡面的變化很多,不像普通的大學,一進去幾條大道,坦白說東海不是這樣的,你不能預想到什麼,就是講求空間的變化。

你到了東海不是一眼就看穿的,你必須走進去發現新的景點,這也是一個特色,不斷的產生虛實問題。

--我種完草再種很多的相思樹,樹長起來,東海校園就像個森林一樣。周圍很多樹,但到了路思義教堂就沒有樹,那邊是一個大草原。

現代藝術中心 —
--這個地點在一個坡上,你從那頭的高點進來,順著那個地形做了一個小禮堂,還可以看到屋頂的樣子。

在沒進門之前,已經從上面看到很多東西,發現很多新東西,比如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這波浪的屋頂;走進來、下來到這個院子,你感覺到很像中國書院的東西;如果這個樹再長大一點,你有沒有看過以前的照片?那個有夕陽的照片,樹影投在牆上的情調非常美,因為有種靈性,說不出來的靈性。

使用創新的材料結構
--最重要的思想當然是,你為什麼來做這個建築?然後對這個環境有沒有什麼破壞?要經濟,要美、要好看,這就更難講,這範圍太廣,我們的作風都很樸實。

--光是這個傘形的屋頂,是我第一個敢這樣做,在中國也是第一人這樣做,那個時候結構工程師幫我忙,我做了這個之後才做教堂。

空間是一個因素,當然造房子的材料也是要考慮的,初期的辦法不要了,我就用鋼筋水泥來做可塑性的東西,那麼這種形體構成的房子就很簡單,是像傘一樣的東西,那也是新的結構。

那個薄膜結構用的鋼筋量很少,可以蓋一個大房子,那個屋頂的厚度很薄的,因為薄,用的材料少,所以那個房子很便宜的。也可以解決屋頂的所有問題,屋頂排水整批都可以排掉,還有做很多新的試驗。

像雕刻的建築
--我想用很新的這種結構,來組織一個屋頂,用這種結構圍曲一個形狀出來。還是類似合院的設計,不過這個高高低低就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還有很多變化。

我想把它作成一個雕刻,全部塗白。我要這個現代感很強烈。

--這真是很好的設計,盡在不言中了,我覺得這比教堂還來得重要。

路思義教堂 —現代主義的經典建築
--現代主義對建築最主要的影響之一是結構,從結構上來講,東海的教堂是非常特殊的東西,它有四片雙曲面立在地上,就這麼簡單的造型,但把要達到的目的都達到了,也是以簡馭繁,就像畫幾筆一樣。

乾淨俐落,沒有支跟柱,連撐的樑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一個面。

--它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這片東西本身就可以立在那兒,它兩個頂搭頭一碰著,把力量都抵銷以後,就誰也不動了。

--我們的曲面是用很特別的線,就是說這個曲面的形成,是完全用直線慢慢加起來,變成的一個曲面。

--那時候有十二個世界最有名的現代建築,比如說澳洲的雪梨歌劇院,它的曲面圖跟我們的又不一樣,我們那個的曲面是雙曲面,它那個是一個曲面,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是最先進的曲面。

--當時在世界上也有好幾個跟我們做的差不多,都沒有我們這個簡單俐落。

--我們那個包商啊,他也是覺得,我們是在幫上帝做一個住宅。

--最早的批評就說東海不中不西不日,就什麼都不是了,不過當然我也沒跟人家辯論,就因為這個三不像或四不像,它出來的可能是新的東西。

繪畫是心靈的寄託
--建築和繪畫都是要用想法的,有很多奇想、異想。

--我現在慢慢覺得,做建築不太適合我,現在我遇到很多變化莫測的事都沒辦法應付。

因為業主有他的想法,我們也有想法,這兩個想法得要妥協,妥協就是你得要讓步或是退一步,各種都有,你要習慣人就是這樣,不要弄得不知道怎麼去處理。

--當然我想我們也體會到生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不想畫我困難的情況,用那種來做繪畫的基礎,我總是往快樂的方向想。

畫畫比較自由,做建築 你費了很多心思,可能得不到對方的共鳴, 每個線都改過,所以後來我就不做建築。

--我覺得以前的顏色用得還不夠,顏色對比也還不夠。我覺得,可能跟年老有關係,年老一直坐著,忽然覺得要把身體這個年輕的氣勢拉出來。